这所大学不一般,奥运会上包揽多项奖牌,改名体育大学指日可待

2021年7月31日 0人点赞

2021年的暑假注定是不平凡的,河南经历了暴雨,南京被变异的疫情突袭,全国人民对此无比担忧。与此同时,各培训机构也惨遭滑铁卢,尤其是学科类的补习班,此时更是“摇摇欲坠”。

备受国人关注的,不只是国内的近况,还有远在东京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中国代表团。截止到目前,他们不负众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在获得奖牌的同时,他们的母校也冲上了热搜榜。

尤其是在30日的比赛中,汪顺获得了中国第16金后,他的背景便被细心的网友扒出。据了解,汪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既是985高校的优秀学子,更是中国的骄傲。

不仅如此,在奥运会上崭露头角的,一共有15名上海交大在读大学生,还有8名交大校友。其中大多毕业于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还有人力资源专业,一时间上海交大名声大噪。

奥运会上包揽多项奖牌,这所大学被网友调侃,改名体育大学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这所不一般的大学便是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985高校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存在。众所周知,上海交大的综合实力非常强悍,并且录取分数线非常高。

就在这样的前提下,这么多优秀的运动员还能跻身国内顶尖的学府,不禁让人非常好奇。他们是文武兼修的全能选手,还是因为有特别之处,被保送至上海交大的呢?

要知道,对于国内的知名高校,想要获得保送的名额,要求是非常高的。要么是某学科的成就非常突出,要么是在某一方面被高校看重。总之,保送的门槛一般人是达不到的。

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银牌的孙颖莎,此前获得国际级运动健将的称号,才被上海交大免试录取。拥有这样高水平的体育能力,也怪不得高校会为之折腰,让人既羡慕又佩服。

不得不说,上海交通大学实力不俗,不仅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树,就连体育方面也如此优秀。不仅包揽多项奖牌,还被网友调侃改名为上海交通体育大学。这原因是在是让人难以反驳,想来改名指日可待。

清华大学的杨倩、深圳大学的陈梦、上海交大的孙颖莎、西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施廷懋,这些运动健儿的站在领奖台上的荣耀时刻,便是各高校的高光时刻。

高校的教育资源成就运动员,但家长的培养才最值得夸赞

不可否认的是,顶尖学府不仅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师资水平非常强,正因如此,才成就了在赛场上获得高光时刻的运动员们。可在他们的背后,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培养。

在这些运动员中,有不少是还未毕业的在校生。当学生和家长还在为暑假是否参加补习班计较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在赛场上横扫奖牌,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在发现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时,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便是影响学习。并且会主观认为,学生并不会为此坚持太久。于是便在这样的思想中,扼杀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而反观这些运动员,家长在发现学生的特长之后,并不是直接拒绝,而是选择尊重和支持。尽管在训练中也会遇见各种困难,但家长会尽自己的努力来帮学生渡过难关。

笔者认为,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其他方面的发展上,家长的态度和行为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而在学生有放弃想法的时候,只有家长的正确引导,才能让他们重回正轨。

就学生本身而言,体育生确实可以增加上大学的机会。但是只有将兴趣和特长作为一种热爱,才能做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并且在自己的领域中有所成就。

笔者寄语

上海交大被网友调侃改名,只因在奥运会上成为最大赢家。不仅如此,这样惊艳的表现,宛如行走的招生简章。想必在以后的招生过程中,会吸引无数的体育健将竞相报考。无论是体育还是其他方面的天赋,除了有伯乐一样的家长,也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否则很难在自己的领域中有所成就。

学生未来能否有好的发展,家长不仅是学生修行的领路人,也是学生实现理想的成就者。因此,家长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吝培养。写在最后,希望学生的闪光点都能够被家长发现,成为通往成功路上的捷径。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高校在体育方面的成就?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雯妈教育日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