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月亮”计划,比月亮亮8倍,现在为何没人提及了?

2021年7月25日 0人点赞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2018年的时候,我国有一家公司提出了一个发射“人造月亮”的计划,他们预计在2020年将第一个“人造月亮”发射到宇宙中,到了2022年,再继续发射3个“人造月亮”。

当时这个计划惊动了很多人,连英国的BBC都发表了和这个计划相关的文章,里面提到:中国将在2020年发射一颗人造月亮,届时月亮或许会成为人类的路灯,照亮人类的夜晚。

这里提到的人造月亮,其实就是一种人造照明卫星。提出计划的这个公司认为,使用人造月亮照明,最大的光照强度是月光的八倍,到了那时,人类就不需要用到路灯了。但是现在都2021年了,连嫦娥5号都已经带着月球土壤返回地球了,怎么还没有看到人造月亮发射成功的报道呢?

月球神秘又美丽

既然说到了人造月亮,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先来说一下真正的月亮,也就是月球。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月球是神秘的,也是非常美丽的。人类编造的故事中有嫦娥奔月,生活中有中秋赏月,连食物都有做出月饼来吃,这样看来,月亮对人类真的很重要。

但除了欣赏月亮的美之外,我们有时候还是会好奇,月亮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有人说月亮是嫦娥的宫殿,也有人说月亮是外星人放在地球附近观察地球的眼线,这些观点都没有被证实,直到现在,人类也没有找到靠谱的答案。不过,关于月亮的起源,科学家们倒是整理出了四个比较靠谱的理论,也就是四种假说,其中包括同源说、俘获说、分裂说和碰撞说。

同源说和分裂说

最早的关于月球起源的学说,其实就是分裂说,它是达尔文在1989年的时候提出的,他认为月亮是地球的一个部分,因为地球的转动速度太快,甩出了一部分物质,才让这些物质演变成了月球。这个分裂说其实有一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既然月球和地球是同体的,那么为什么月球上面的铁元素会比地球少很多呢?

同源说和分裂说很像,它们都认为两个星球存在着一种关系,分裂说认为是同体关系,而同源说则认为是兄弟的关系。同源说认为,太阳系刚形成的时候,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里面存在着的星云团,只不过地球比月球更早一步变成了天体,才会让月球变成绕着它转动的卫星的。

美国的阿波罗号首次登月之后,收集了很多月球的信息,还收集到了月球表面存在着的土壤。科学家们研究了这些土壤之后,我们才了解到月球上面的岩石年龄比地球还要老,而且组成成分也不一样。这样一来,月球的年龄或许就比地球大很多了,因此,同源说和分裂说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碰撞说和俘获说

同源说和分裂说败退之后,碰撞说和俘获说成为了很多人认同的假说。其中俘获说认为,月球一开始只是飘在太阳系中的一个天体,后来它飘到了地球的附近,受到了地球的引力影响,才会变成地球的一颗卫星。俘获说提出来后,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质疑,一个是地质年龄不符,另一个则是地球的引力还没有达到可以俘获月球。

俘获说退场后,碰撞说变成了可能性最大的一种假说。这种假说的意思是一开始,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里面的星云团,它们慢慢演变成了天体。偶尔的一次机会之下,小一点的天体撞到了地球上面,让地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小天体也因此破裂,破碎的小天体和地球撞击下来的一部分物质组成了月球,开始绕着地球转动。

碰撞说解释了地球和月球物质的相同之处,也指出了不同之处的来源,因此,现在的科学家们还是比较认同这个假说的。不管月球是怎么来的,它变成地球的卫星也已经千万年,对人类来说,月球的存在意义非凡。但是发射人造月亮,主要功能却是照明。

人造月亮的首创者俄罗斯

最初提出人造月亮的是一位法国的艺术家,当时他只是想要让巴黎的夜晚变得像白天一样亮堂,他抬头看到了天上的月亮,于是想到了人造月亮。真正开始实施人造月亮计划的则是俄罗斯,科学家们想要解决俄罗斯夜晚的照明问题,才会想要用发射太阳光的方法,人工延长白天的时间。

1993年,俄罗斯将一架装备了大型发射镜的飞船,发射到了和平号空间站上。这个计划成功了,飞船登陆之后,镜子反射了太阳光,在地球上投射了一道光柱,光亮程度堪比满月时的月光。当时在极夜地区生活的俄罗斯人,还以为白昼重现了。

俄罗斯人从这个计划中尝到了甜头,也证实了人造月亮的可行性。1999年的时候,他们又一次发射了人造月亮,不过和第一次不同的是这次的镜子展开之后可以达到25米,还配上了可以调节亮度的设备。按照计划来看,这个人造月亮的亮度是可以达到满月月光的5-7倍的,而且可以照亮地表七公里的范围。

可惜的是,这颗月亮发射成功之后,却在展开镜子时出了问题,空间站上的天线和反射镜缠在了一起,宇航员们抢救时不小心撕破了镜子。于是这颗人造圆领只能开启毁灭程序了。之后俄罗斯还想要开展第三个发射人造月亮的计划,无奈政局不稳,科研经费不足,计划只能停止了。

我国的人造月亮计划

既然俄罗斯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那么照理来说,不差钱也不缺科研人员的我国,应该很快就能将人造月亮发射出去的啊,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呢?我国提出人造月亮计划的公司表示,自己想要发射出去的人造月亮,将会为成都市的居民们提供全天候的照明,光照的强度是满月月光的八倍,照明范围是3600-6400平方千米,让居民们不再需要开路灯就能看清道路。

这个计划实在太过庞大,科研经费不能估算,研究的难度也非常大。看一看俄罗斯的第二颗人造月亮的结局,再加上想要让人造月亮停留在一个地方的困难程度,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并不高。

而且人造月亮还会带来很多的污染。其中一种就是现在不能忽视的光污染,另外就是人造月亮强度大,很容易影响人类的夜间活动,让人类患上抑郁、肥胖等病症,同时还会影响到天文观测的结果。

再加上成都的温度本来就偏高,到了夏天更是热得受不了,如果连晚上都没办法好好休息,人是会出问题的,不只生物钟会出现异常,还容易患上失眠等病症,让身体变得很不舒服。

人造月亮可以用于航空和军事吗?

二战的时候,作为火箭之父的赫尔曼就曾经想到过,利用人造月亮聚集光线来摧毁人类城市的计划。此外,在航天上也有科学家提出过一个太阳帆计划。也就是发射一个和风车类似的反射镜子,再借助太阳风的能量,让反射镜在宇宙里面航行,这样一来,它消耗的能量就很少了。

结语

和人造月亮有关的科研计划,其实很多国家都在研究,比如日本的伊卡洛斯计划,就给太阳帆计划起了一个好头。如果只是将人造月亮用在照明上,那么可行性并不是很高。但如果能够利用这种原理,将它用在航天、生态环境、天文观测等方面,那么它的作用就很大了。不过,这种科研计划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还是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之后,谨慎开展这个计划。

-The End-

作者 | 菩提

编辑 | 大王

独立自媒体人 | 科学引领无限遐想

云雾里的潜行者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