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科技发达了,从幼儿园开始,就有各种家长群了。
自从有了家长群,手机就会经常震动,很多家长工作一天后,回到家还有处理家长群里的各种问题,很多家长甚至是一听到手机震动,就担心是家长群里的消息。
家长群虽然是家长和老师共同沟通的一个桥梁,但很多家长群目前也都变了味,不少家长群里也出现了讨人嫌的家长,让其他家长“有苦难言”。
家长群里“4种家长”很讨嫌
第一种家长:乐于“拍马屁”的家长
班级群里老师会发布一些信息,不管是发布什么消息,“马屁精”家长都要在群里说一句:老师您太辛苦了!可是老师就在群里转发了一下学校的通知啊,也没有做什么体力活。
这让其他家长很为难,自己不说老师辛苦吧,又怕老师觉得家长没有人情味,但说了“老师辛苦了”,又感觉哪里怪怪的,但看到其他家长都复制粘贴“老师辛苦了”,自己也不得不发。
第二种家长:乐于“炫耀”的家长
老师如果让家长发布孩子学习的视频,一些家长就抓住机会放“大招”了,有家长说,自己家的孩子在花300块钱理发,还没回家写作业,还有的家长说自己家的孩子正在跟着一流钢琴老师弹钢琴。
有的家长发孩子在家学习的视频,但也不忘将自己家里的超大客厅拍出来,也有家长不甘示弱,发了自己家的“书房”,这一波操作,让其他家长都自卑了,感觉在一个“不真实”的家长群。
第三种家长:过于“关心”孩子
一个班级有25学生,家长群里竟然有90多人,正常一个孩子两个家长算是正常的,一个家长群里有50位家长算是正常的,但一个家长群里出现了90多人,老师也懵了。
老师在群里问了原因后,才知道,群里不仅仅有孩子的父母,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叔叔、小姨,甚至是家里的保姆也进群了,如果所有家长都这样过分关心孩子,一个微信群可能装不下这么多人了。
第四种家长:过于“挑事”的家长
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就非常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不好喝不好,视幼儿园老师为保姆,甚至有的家长要求幼儿园老师给自己家的孩子喂饭,这也让幼儿园老师很头疼。
有很多幼儿园会给孩子发水果或者是一些坚果,有的家长会因为自己家的孩子手里的水果比其他小朋友的小而去找老师理论,这样“挑事”的家长,老师也很无奈。
家长群里这样4种家长其实不仅仅是其他家长讨厌,也让老师很反感,可以说家长群里出现其中一种家长,就会让其他家长“遭殃”,如果都出现了,这个家长群也就不好控制了。
家长群的逐渐变味,也让很多家长无奈,但家长群里面的家长如果不做改变,家长群也很难恢复到最初的宁静,想让变味家长群恢复正常,还需老师和家长共同维护。
那么,如何才能让变味家长群恢复正常呢?
首先家长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思想
家长们应该明确家长群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群,没有必要在群里拍马屁,或者是说一些无关的话,每一个家长都能做到遵守家长群的规则,家长群也就会恢复宁静。
其次,老师在家长群里应该起到一个管控作用
老师应该发布群公告,告知家长别说无关的话,也不用回复一些无关的话,明确家长群里别唠闲嗑,有什么问题可以私聊老师,不要在群里说一些引起争议的言论。
最后就是老师也要以身作则,不要在群里发布无关信息
其实有不少老师会以自己是老师的身份,有家长群的便利,就在家长群里薅家长羊毛,会卖一些东西,抓住家长们“担惊受怕”的心理,强行卖给家长一些没有用的东西。
很多家长也无奈只好跟着其他家长一起购买,担心不买老师的东西,自己家的孩子会受到不公平待遇,但买了自己也用不上,就算是“破财消灾”了,所以老师尽量以身作则,别“道德绑架”家长。
结语:
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一直都很难平衡,有的家长在老师面前比较卑微,而有的家长在老师面前“盛气凌人”,当然也有老师对家长和孩子不能做到“一视同仁”,这也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想要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平衡,还需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让家长群有正常的秩序,老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家长也不要有太多过分要求,家长群才能和谐起来。
今日讨论:
你的家长群变味了吗?你的家长群里有讨人嫌的家长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