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它在日本的地位,和《红楼梦》在中国的地位极其相似,甚至更加重要。《源氏物语》对于日本人的影响,不仅仅是其文学价值,更构建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直到现在,依旧影响着日本人的思维。
日本的人文精神受《源氏物语》影响深远
而《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是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出身贵族文人世家,父兄皆善汉诗、和歌。这也是《源氏物语》中的故事,大量的取材自《史记》,并且大量引用白居易诗词的原因。
白居易是日本人最推崇的中国诗人
《源氏物语》中的主人翁光源氏,身份比贾宝玉还要贵重,但是帝王的子嗣,但因为母亲出身卑微,没有外戚家族支持的他,即便才华横溢,即便帝王疼爱,也只能让他成为臣子,奠定了他放浪不羁却又悲哀可惜的人生的基调。
《源氏物语》影视剧
光源氏四处窃玉偷香,风流成性,即便是成婚之后,也依旧如此,甚至还和自己的继母生下一子,后来此子还继位为帝。如此之后,光源氏就更加的放肆无度,直到最后他深爱的女子也和他偷情的那些女人一样,和外人偷情被他发现,因为愧疚而死,他才发觉这是对自己的因果报应,于是了断尘缘,隐遁出家。
《源氏物语》绘图
故事在现在看来很狗血,但却都可以从《史记》中找到痕迹,宫廷中的各种爱情故事,都有唐玄宗感情纠葛的影子,册立皇子继位的桥段,让我看到了吕不韦那“奇货可居”的故事影子。但这部巨作的重点不在情节,而在思想,这部巨作,为日本人提出了“物哀”思想,这种思想,历经千年,形成了特有的日本式浪漫。
《史记》也换了个马甲教育了日本人
《源氏物语》的书我看的不甚仔细,大多还是依照《源氏物语》的电影去做的理解。当我第一次接触到“物哀”这个词的时候,我还以为这就是日本的文学故事,电视电影大多都是有悲伤的结局的原因,还以为“物哀”就是对事物感到悲哀的意思。但是很明显,我理解错了,日本人所谓的“物哀”,不能用中文的意思去理解。
樱花便是“物哀”的典型例子
然后我特地去了解,去研究日本人所谓的“物哀”思想。具体来说,便是人接触到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时候,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感念事物,内心所发出的真实的感情,这个感情不一定必须是悲哀,也可以是喜悦,可以是感怀,喜怒哀乐皆可。但必须是真情实意的感情,而不是空虚的,假的。物哀的极致,便是对至情至理至美的追求。
现代日本人也继承了物哀思想
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在文学创作顶峰之际自杀,武宫正树、大竹英雄在棋赛中,宁愿全军覆没,也不愿放弃“美的棋形”。“伊豆的舞女”原型,在成名之后终生不现身,因为她怕自己的老态损害了世人心目中美好的舞女形象。这些,都是日本人“物哀”情怀思维的体现。
宫崎骏的诸多作品中体现的就是“物哀”
而日本“物哀”思想的源头,便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宫崎骏的诸多作品,其实都受此观念影响,千年的传承,如今已经融入了日本文化的骨髓。
祈聪32:动漫是《源氏物语千年纪》很好看,真人版是天海佑希演的《源氏物语千年之恋》
曲奇可乐萌:还有生田斗真演的《源氏物语千年之谜》
梦落邵华:源氏公子是真的浪,不过挺好看的。
片片桑:有颜值有实力[滑稽]
131月明星稀:日本一部老旧书,不是冬烘难卒读。
八十年代曾买过,至今仍然压在厨。
goHHHHHH123:还是不太明白物哀,是指真是情感的流露?
猫小木与木小敏:寄情于物,见景生情,可能是这个意思
曲奇可乐萌:还有生田斗真演的《源氏物语千年之谜》
苍月雪樱:大概能体会到物哀的意思和感受
片片桑:有颜值有实力[滑稽]
han苦笑:不过,讲真的,地位真不一样
teanywhy:鬂切膝丸(ฅ>ω<*ฅ)刀剑路过
宁静致远JzvoD: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