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潇湘晨报综合天下赛艇、中华网
今日上午,在东京奥运会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决赛中,湖南运动员王宇微携手郭淋淋、李晶晶、巨蕊、张敏、苗甜、徐菲、王子凤和舵手张德常,拿下铜牌!
王宇微1991年出生在内蒙古,是湖南省引进的年轻运动员。
2005年,13岁的她从内蒙古千里迢迢来到湖南,走进省赛艇队,王宇微开始了与桨为伴的生活。
能成为赛艇运动员,王宇微现在想起来还相当不可思议。
当时教练正在招募运动员,在上海的时候从另一位教练的口中了解到王宇微的情况,于是千里迢迢赶到满洲里。
王宇微记得当时正在班级里上课,体育老师推门就说:“王宇微在吗?出来一下。”
王宇微当时完全没有想到从那天起她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了。
王宇微记得特别清楚,2005年7月5日,那一天她到了湖南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对于一个年仅13岁的女孩子来说,离开父母、离开温暖的家,独自去面对外面陌生的世界,心里会是怎样一种感受呢?
“我那时认为我就是一个大人。”回答这个问题时王宇微忍不住笑了起来。
自此她带着“小大人”的心态,她开启了属于她的赛艇生涯。
但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对于王宇微来说也是如此。
王宇微2008年开始参加比赛,之后参加了2009年的世界青年锦标赛中的双人双桨赛,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世界级的比赛。不过自那之后就没有再参加过世界性的比赛,一直到2016年参加了赛艇世界杯第二站的比赛,取得了第10名的成绩,接着在2016年的世界锦标赛上获得了第5名。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王宇微获得了女子四人双桨项目的第6名。
东京奥运会周期,她与伙伴们一起获得了2018年世界杯第二站女子四人双桨项目的亚军,但是随后在世锦赛上屈居第四,与领奖台擦肩而过。
2019赛季,王宇微的主项是女子双人双桨,获得了世界杯第一站的冠军、世界杯总冠军,并且在世锦赛上为中国拿到了女子双人双桨的东京奥运会资格。
2019赛季结束之后,中国赛艇队放了不到2周的调整假,但为了让运动员们保持身体状态,各个组都适当地布置了一些每日“家庭作业”,比如有氧跑步12公里,健身房的力量训练、核心训练等等……全队数王宇微练得最认真,几乎每天都是标杆,自拍的训练视频在各个组里流传。
9月底队伍回到北京顺义集中,上来就搞了一个20公里的长跑比赛,王宇微跑出了87分56秒的好成绩,排在所有女子公开级运动员的第一名。这份出众的有氧能力,给了王宇微更多专项成绩提高的自信。
中国赛艇队女双组的几条艇,每个赛季都会通过竞争重新配艇的。唯有先在队内竞争中战胜队友,才能获得与队友并肩、战胜对手的机会。
上艇比得就是能力,谁能力强、谁划得快,谁就能成功上艇,这个道理、经历过“下艇”的王宇微再明白不过。
所以,她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必须迅速克服自己的最大弱点——身材过于单薄。
于是只好在大运动量训练提高体能的同时,让自己的体重涨上去。其实,无论是在测功仪上还是在水上,王宇微的每公斤体重能力都名列前茅,但是到了绝对能力的测试上,她也恨不能自己沉几斤。
怎么能让自己更“壮实”、抓住这冲击奥运会的机会呢?除了多练,那就只能多吃了!
狂吃不胖是多少女孩儿的梦想,但却是现在的王宇微最不想要的。
中国赛艇队有几句执行得切切实实的口号,其中“吃饭也是训练”最接地气——王宇微无疑是把“吃饭”这项训练抓得最扎实的人之一。
王宇微永远是餐厅里最后一个离开的运动员,每顿饭都会按照要求吃够量,而且有一段时间,她在这个前提下,每天还要再逼着自己吃8-10个鸡蛋。
功夫不负有心人,体重涨了10多斤的王宇微,在各项测试中的成绩越来越突出。在2020年测功仪2000米最大功测试中,她以6分37秒2的成绩获得女子公开组第一名,超过了世界冠军模型标准。
2021年,王宇微凭借自身的实力入选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赛艇项目运动员名单。
大概是多年握桨的缘故,王宇微的手甚至比普通人的手要大上一圈。长期的风吹日晒让双手的皮肤变得黝黑粗糙,最触动人心的还是掌心那层厚的已是泛黄的老茧。
近十年的刻苦训练让王宇微最终取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耀,同时也在她的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平时训练的时候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把手放在温水里泡泡,然后用刀片把厚的茧子刮去,不然的话刺进肉里会很疼。”
赛场上的每一桨,都凝结了多年的汗水和努力,今天,在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王宇微已经秀出了自己的最好的一面。
祝贺姑娘们获得铜牌!